【涨知识】古人是怎样开展调研的

【涨知识】古人是怎样开展调研的

三是建立定期采风并逐级上报调研材料制度。据《汉书·食货志》:“孟春二月,群居者将散,行人振木铎循于路以采诗。”这是说孟春二月是行人例行的采风时间,他们采风所得,首先上报给周王室主管调查工作的“太师”,由太师处理后“以闻于天子”。而那些基层采风人员,须将采风所得经由“乡移于邑,邑移于国,国以闻于天子”。

3.采风的意义和影响

西周采风作为一种制度化的调查研究,其调查范围几乎遍及周王朝的整个统治区域,其时间从西周初年一直延续到东周前期。周天子正是凭借采风所得,来了解各诸侯国的风俗民情、政治臧否,然后赏功罚罪,安邦理国。

采风的主要责任官员“行人”就是古代的调查员,采风所得就是古代的调查材料。从其规模之大、内容之广、时间之久来看,采风可以说是我国古代秘书工作中的一个创举。

03

汉代的采风调查

汉代是我国历史上一个相对稳定而又比较强盛的王朝,这与统治者继承西周的采风制度,重视调查研究是有关系的。

汉武帝为了巩固统治,继承西周的采风制度,加强了调查,曾“遣谒者巡行天下,存问致赐”。据《汉书·司马迁传》,司马迁20多岁担任汉武帝的侍从秘书(郎中),除了多次陪同汉武帝出巡外,还多次“奉使”到大西南偏远地区搞调查研究。汉武帝通过调研对民间疾苦有深刻了解,从而采取了轻徭薄赋、休养生息的政策。以后元帝、平帝也多次遣人深入民间调研。

东汉光武帝父子更加重视调研,不仅“广求民瘼,观纳风谣”,和帝即位,又“分遣使者,皆微服单行,各至州县,观采风谣”。

与西周采风的结果留下了一部《诗经》相似。汉代采风的结果是留下了许多“乐府”诗,现存的乐府诗歌中著名的是叙事长诗《孔雀东南飞》。高层统治者通过这样的民歌是可以了解社会许多真实状况的。

04

古代调研的方方面面

调查研究不仅是秘书部门的工作任务,而且是一种基本的工作方法,它渗透在各项社会工作之中。下面列举古代其他各项工作中调查研究的应用,以使读者对古代调研有一个全面的了解。

1.行政管理与调研

古代杰出的政治家非常重视调查研究。如相传为春秋时期管仲所作的《管子·问篇》就是专讲调查研究的。它开篇提出“凡立朝廷,问有本纪”,接着一口气提出了60多个要进行调查的问题,涉及经济、政治等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,有人说它是“世所罕见的最古老、最全面的社会调查提纲”。

2.军事指挥与调研

调查研究在军事中的作用不需要强调,因为战略分析和战术侦察都属于广义的调查研究。在古代记录战争的史籍中,关于调查研究的记录比比皆是。以人们所熟悉的赤壁之战为例,曹操下书于孙权日:“今治水军八十万众,方与将军会猎于吴。”孙权手下“莫不失色”,要求投降。独周瑜对孙权说:这些人“不复料其虚实,便开此议,甚无谓也。今以实较之,彼所将中国人不过十五六万,且已久疲……甚未足畏。”显然周瑜对曹军的实际情况进行过认真的调查研究,所以有必胜的信心。后来周瑜、诸葛亮这两位善于通过调查研究而“知己知彼”的统帅指挥孙刘联军以少胜多打败曹军,也就在情理之中了。

3.侦查办案与调研

古代法制不健全,审理案件注重口供,刑讯是常用的审讯手段,屈打成招造成的冤假错案不可计数。但也出现少数注重证据、断案公正的“青天”,如唐代狄仁杰、宋代包拯、明代海瑞等。如果细考他们的事迹,就会发现他们之所以在破案断狱中很少失误,除了自身的公正清廉外,轻口供、重证据,重视通过亲自调查研究获取第一手证据,乃是他们办案的共同特征。

05

皇帝的巡视和微服私访

最高统治者亲自到各地巡视,也是一种重要的调研形式。巡视兼有督察官员的作用,但更主要的目的是了解下情。

古代有作为的帝王都比较重视亲自进行调查研究。秦始皇、汉武帝、唐太宗、武则天和明太祖等都曾经多次离开京城到各地进行巡视,秦始皇统一中国后的12年中, 进行了5次大规模巡视,几乎跑遍了秦国的所有国土,有人估计秦始皇有一半以上的时间是在巡视中度过的。而一些昏庸无能的统治者,则很少走出京城,如三国时蜀国的后主刘禅当了40年皇帝,基本上没有出过皇宫。

来源:央视新闻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

相关推荐

波克棋牌完整无缺版本下载最新安卓版
365bet中国官网

波克棋牌完整无缺版本下载最新安卓版

📅 07-22 👁️ 105
彩云之南 我心的方向 散人玩家在此乐此不彼
365bet中国官网

彩云之南 我心的方向 散人玩家在此乐此不彼

📅 07-23 👁️ 3286
世界杯历史上首现5支亚洲球队 小组赛首轮2胜3负
365bet中国官网

世界杯历史上首现5支亚洲球队 小组赛首轮2胜3负

📅 07-03 👁️ 7062